內痔
便血
內痔以出血色鮮紅為其特點,便血是內痔最早出現的癥狀,也是患者就醫的原因。
一期內痔最早的癥狀是便血,但出血較少;二期內痔便血最為常見;三期內痔便血少有發生。
便血的特點是間歇性發作,無疼痛。便血量多少不定,輕者排糞時帶有少量血液,或糞便表面附有血絲或血條、手紙染血、滴鮮血。重者排糞時噴射狀出血,或無排糞動作,血液自肛門溢出,反復大量便血可引起繼發性貧血。
脫出
脫出常見于二、三期內痔,二期內痔排便時痔核脫出,便后能自行回納。三期內痔經常脫出,脫出后不能自行回納,必須手托復位,或者側臥片刻、熱水坐浴后用手幫助回納。有的患者內痔脫出后回納困難,痔核水腫增大,形成內痔脫垂嵌頓,造成功能障礙,嚴重者脫垂的內痔可能出現嵌頓、絞窄、壞死。
疼痛
一期內痔一般無疼痛感覺,或僅有肛內不適。二期內痔因軟組織慢性無菌炎灶區,產生的化學介質組織胺、5‐羥色胺、激肽類和前列腺素等有較強的致痛作用,因此該期疼痛較常見,疼痛程度不一。臨床多表現為肛內不適,或肛門內墜脹,便意頻。若內痔脫垂嵌頓形成,肛門可有火灼樣劇烈疼痛。因為疼痛刺激,肛門括約肌發生痙攣,可反射性的引起排尿困難、導致功能障礙。
黏液外溢和瘙癢
黏液外溢和瘙癢常見于二、三期內痔。因二、三期內痔血管壁通透性增高、血管內流體靜壓升高和組織滲透壓升高,可促進液體從血管內滲出。再者痔脫出后表面黏膜受到摩擦和刺激,均導致了滲出液增多,溢出肛門外,致肛門潮濕并浸漬刺激肛周皮膚,而發生瘙癢和濕疹。尤其是三期內痔脫出后,滲出液更多,污染內褲,給患者帶來憂慮和麻煩。
外痔
血栓性外痔
患者自述肛門旁有一腫塊,肛門不適、墜脹、疼痛,活動或排糞時疼痛加劇。
炎性外痔
患者自述肛門墜脹灼痛,或伴有潮濕、瘙癢、活動受限,排糞時肛門疼痛加劇。
結締組織外痔
結締組織外痔小者多無自覺癥狀,較大的常有異物感。排糞后肛門擦不干凈,常有分泌物和糞便刺激肛門皮膚,導致瘙癢并污染內褲。
靜脈曲張性外痔
初期,肛門有墜脹不適或異物感,平時肛門緣腫物顯露不明顯,只有在排糞時肛門皮下腫物明顯隆起脹大。中期,即內源性化學介質釋放出血管外,參與炎性反應時期,這時肛門墜脹加重,并伴有疼痛,肛門緣周圍部分皮下腫物,在下蹲或排糞時顯露明顯。后期,肛門周圍脫出腫物,觸之柔軟、不疼。
混合痔
混合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臨床表現,還可出現痔嵌頓或者絞窄。